烈日下的堅守:礦山車間炮工的熾熱“戰場”
所屬分類: 集團要聞
2025-08-16
當熱浪席卷贛鄱大地,有這樣一群勞動者,他們在高溫“烤”驗下堅守崗位,用汗水詮釋責任,用堅守保障生產。建材集團黨委宣傳部特別推出“烈日下的堅守”專輯,帶您走進不同崗位的高溫戰場,感受平凡崗位上的不凡力量。今天,讓我們首先聚焦萬年水泥廠礦山車間的炮工們——他們以炸藥為刃,在熾熱的采場中書寫著精準與擔當的故事。
持續高溫席卷全省,礦山采場的礦石被烈日炙烤,在這片被熱浪包裹的“戰場”上,萬年水泥廠礦山車間的炮工們穿梭忙碌,他們以超乎常人的堅韌與執著,在高溫“烤”驗中履行著使命擔當。
清晨5點,天剛破曉,陽光還未穿透云層,爆破人員已全員到崗。為避開午間的極端高溫和后續的鏟裝作業時段,他們將工作時間提前至黎明。爆破主管一邊細致清點炸藥,一邊對同事們再三叮囑“今天35個爆破孔,裝藥深度必須按設計精確到厘米,裝藥量、電子雷管連接都容不得半點馬虎。”
搬運炸藥的過程,是與高溫和重負的雙重較量。烈日烘烤下的炸藥箱滾燙灼手,即便隔著厚手套,熾熱感仍直透掌心。炮工們彎腰弓背,咬著牙一步步將炸藥穩穩挪到指定位置,沉重的喘息聲在空曠采場中格外清晰。測量孔深、計算藥量,每個步驟都需高度專注,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滾落,模糊了視線,他們便用汗濕的手背匆匆一抹,立刻重新聚焦于手中的工作,不讓誤差有絲毫可乘之機。
工段長朱月軍是工友們口中的“行走的爆破教科書”,30年的爆破生涯,淬煉出他洞察秋毫的雙眼。掃一眼炮孔分布,端詳巖石紋理,他便能精準預判爆破效果。烈日下,他的安全帽沿不斷滴下汗水,如同斷了線的珠子,濕透的工作服緊緊貼在他的后背,勾勒出堅毅的輪廓。“每個孔的藥量、引爆時差,連風向都得算進去,要用最少藥量炸出最完美石料,這關乎成本,更關乎安全與效率。”他指著邊坡對年輕炮工講道。
爆破作業是整個礦山開采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。車間主任潘瑜榮在每天碰頭會上反復強調“越是高溫天氣,越要繃緊安全這根弦。”車間不僅配備了爆破現場作業監控設備,還實行“師徒結對制”,由經驗豐富的老炮工一對一指導新人,將寶貴的爆破經驗與嚴謹的安全意識代代相傳。年輕炮工祝火明坦言“起初見炸藥箱腿發軟,現在更怕麻痹大意,因為安全規程是用血淚寫就的,必須常懷敬畏之心。”
上午7點,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炮響,136平臺臺階爆破按計劃精準塌落。當確認安全的第三次警報拉響后,爆破人員緊繃的神經終于松弛下來。此時,他們的工服早已被汗水浸透,緊緊貼在身上,在陽光下泛著層層疊疊的網狀鹽漬。鄭福山癱坐在地上,用滿是塵土的手抹了把臉,笑著說:“活兒是真累,但聽到‘爆破成功’四個字,啥都值了!”
在這片炙熱的“戰場”上,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,只有日復一日的堅守。礦山炮工們用專業的技能、嚴謹的態度和滾燙的汗水,在烈日下鑄就了最堅韌的風景,為企業生產的“生命線”注入了最堅實的力量。
上一條: 陳文勝到樂平公司調研